從前 你是我夢中的影

今天 你是我眼前的景

多少回魂牽夢縈

只為一瞥你那

來自天上的綺麗

 

經歷了多少年華

乘載了多少故事

你見識過掙扎

你看見過歡笑

也許流過眼淚

但更多的

我想是一種宿命的依歸

 

他奉你為至上的榮耀

他卻視你為無上的炫耀

嫉妒是一把鋒利的劍

斬斷了情緣

同時擊碎了自己的渺小

 

幾度春風拂過

何其幸運

凡間終有能力將你再度回召

 

你依然屹立不搖

你依然地位崇高

你依然是所有人的引頸期盼

更勝過去的閃耀

 

悠悠歲月穿梭指尖

渺渺煙波留存眼簾

倚著鏡花水月

你是 永恆的 金色聖殿

 

20160101-金閣寺

 

終於來到了金閣寺,這渴望已久的究極美景。

以為一月初可以看到皚皚白雪覆蓋金色屋簷,怎知暖東籠罩大地,春寒料峭的天氣,氣溫雖降到五度以下,卻依然沒有一絲雪花的蹤跡。

猶記得第一次看到金閣寺,是在美容院裡月曆上的風景照,媽媽正在做頭髮,同時間我微小的心靈正在接受美的震撼教育,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看著月曆上那彷彿不存在的金色建築物,但是那一次的震懾,我立刻就記起了這個美麗的名字-金閣寺。

長大後對於金閣寺的憧憬與日俱增,在腦海中不知刻劃了多少回,他閃閃發光的型態,以及春夏秋冬的變化,偶爾,也會以金閣寺為背景,來編織一些夢幻的故事,所以今天,我為他寫了首詩。

詩看起來有些悲涼,其中確實隱含了個令人傷心的故事:金閣寺從西元1397年建造開始,歷經多個朝代,平安度過了戰爭危機,甚至在園區內大火時,主殿也依然毫髮無傷,並且一直都是許多人景仰的美麗代表,然而這個美麗,直至西元1950年,因為修行和尚的一顆悲傷脆弱的心,而放了把大火灰飛煙滅了;現在我們看到金閣寺,其實是於西元1955年依原圖重新建造的,而金光閃閃的金箔,也是在1987年重新更換鋪設的。

點這裡看金閣寺舊照片以及祝融現場

從前的金閣寺雖然有金箔包覆,可閃耀的程度卻不及現在,但是,現存的金閣寺,卻不是五百多年前的那個最原始的金閣寺,從前現在,世人都為它的美所折服,但景物依然在,人事已全非,看著浴火重生的金閣寺靜靜聳立在鏡湖邊,誰說,沈默無語不是一種驕傲無懼呢?

針對和尚火燒金閣寺的原因,我沒有查到標準答案,但基本上流傳著這兩種說法:

1.因為和尚嫉妒金閣寺的美,所以燒了它

2.由於和尚有口吃,交際不良,對外長年封閉心靈,夾雜著憤世忌俗的情緒累積,以至於瘋狂的摧殘了世人的驕傲

而後來日本文學大師三島由紀夫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寫了同名小說金閣寺,這本書我有嘗試著看過一點點,但只翻了幾頁,從第一個字開始,就充斥著陰暗的悲觀情緒,真的實在沒辦法再讀下去,只祈求人世間不要再存在如此令人痛心的悲劇。

但無論金閣寺經歷了多少人世悲歡,現在的它已是日本指定的國寶,並同時也是世界文化遺產,而我,終究有機會一睹它的廬山真面目了。

我們抵達的時間大約是下午三點鐘,因為我們猜測,在這個時間點,會是他最閃耀的時刻,果不其然才剛買票進場,就發現一道刺眼金光從樹縫中穿越而來。

終於親眼看見它,心中真是激動不已,完全呈現一副驚呆了的表情,金色的陽光正好大面積的灑在金閣寺上,炫目的令人睜不開眼,整座金閣寺倒映在澄淨的湖面上,微風吹拂,陣陣漣漪更帶起了波光粼粼。

真的非常閃耀,完全無法看到被太陽照射到的那面的細節,必須要把相機光圈縮到非常小,快門加速,才可以看到右邊這樣的細節。

我們相當幸運,因為這陽光的角度大約持續了二十多分鐘,便漸漸減弱了,去除那麼強烈的反射之後,金閣寺從炫耀的姿態轉變為靜謐的豎立。

順著參拜方向走,會越來越接近金閣寺本體,一步一步往前走,才逐漸發現,原來金閣寺的一樓,是白色的呀!這張照片是金閣寺的背面,從這個角度看金閣寺,又是另一種感覺。附帶一提主殿裡頭是不開放參觀的喔。

隨著天氣驟然轉冷,也接近了閉園(PM5:00)的時間,園區內同所有的寺廟一樣,都有販賣紀念小物的地方,這是除了鏡湖邊之外最熱門的地方,人超級多,我們剛好在455分左右到達販賣部,還沒決定要買什麼工作人員真的就舉起木板準備收攤打烊了,該說他們確實是個嚴謹的民族嗎?只好眼明手快,迅速結帳走人。

短短的兩個小時,滿滿畫面在我腦海中深深停留,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我想,下次碰面的時候,我一定要選一個不一樣的季節,把金閣寺不一樣的風情,再度收進我的記憶。

=======================================

金閣寺網站,私心覺得非常美

參拜時間: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全年無休

 

你讓人們以為自己有過目不忘的本領

回過神來才知曉是出自對美的憧憬

 

20160101冬-金閣寺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金閣寺 三島由紀夫
    全站熱搜

    Narciss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